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

劉進圖先生於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 的分享

10月2日下午,收到很多緊急信息,朋友們非常擔心,學聯表明若午夜前特首梁振英不下台,佔領行動便要升級,圍堵政府部門,而警方亦嚴陣以待,政府消息人士向傳媒表示,會使用橡膠子彈對付衝擊特首辦的示威者,流血衝突一觸即發,政改困局死結難解,怎麼辦?

很多傳媒界和政界的朋友感到異常悲觀,看不到任何出路,因為他們深知北京絕不會輕易讓步,人大常委會不會撤回普選提名限制規定,中央也不會讓梁振英下台,學生領袖的幾點要求,除了重開公民廣場一項,其餘都是政治現實上做不到的事情,談判空間幾乎不存在。

另一方面,佔中運動遍地開花後,學民思潮、學聯和佔中三子加起來,也不一定能夠指揮群眾轉移陣地或暫時撤退。群眾運動有自身的發展規律,激進的參與者往往成為主導力量,當什麼都爭取不到的時候,要勸服示威者放棄衝擊便極其困難。

有學者朋友苦口婆心地向運動組織者進言,希望他們呼籲群眾保存實力,擇日再聚。有社會領袖在建制與泛民兩陣營之間奔走,勸雙方同意開展對話,先緩和局勢,再謀求轉圜空間。有神職人員穿上禮袍,帶著十字架,去到特首辦門外,預備在發生衝突時當人盾,用血肉之軀阻隔暴力。

到了深夜,特區政府同意委派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與學生代表對話,而學聯也發表聲明,同意進行對話,政改是對話的唯一議題。在台前勸架的兩大校長以及在幕後奔走游說的同路人,終於鬆一口氣,流血衝突暫時避過了。

佔中運動開展以來,發生了兩個出人意表的奇蹟,第一個是9月28日下午,警察放催淚彈試圖驅散堵路的民眾,但民眾散了又聚,堅決不走,警隊清場失敗,反而刺激大批市民上街聲援堵路民眾,這個奇蹟是當權者的自負和愚昧造成的。

第二個是10月2日晚上,政府與學聯在最後一刻同意對話,這個奇蹟是愛心與信念造成的,沈祖堯和馬斐森兩位校長其實並不知道能否成功,他們只是本著不能讓學生受傷的信念兩邊勸說。

在20年前,中英兩國政府為了香港立法機關在1997年能否順利過渡的問題,即所謂政制直通車,開展了17輪的對話,雖然最終無法達成共識,但對話令雙方摸清了彼此的意圖和底線,消除了陰謀和誤判,也讓香港人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,在沒有立法直通車下仍然做到平穩過渡。

同樣道理,今天特區政府與佔中運動的代表對話,就算不能夠達成共識,為香港締造公平合理的、符合大多數港人意願並為北京接受的特首普選安排,最低限度可以令民眾爭取真普選的決心和理據充分反映,令特區及中央政府在全球輿論注目下為限制普選提名作出解釋。

對話如果決裂,民眾仍有上街的自由。抗命既然開了先河,就隨時可能捲土重來。政制可以原地踏步,公民社會卻不會原地踏步。25年前北京的佔領廣場運動以流血鎮壓慘痛收場,25年後香港的佔領運動應該以理性對話打開新局。

10月2日晚上,我臨睡前反複想起聖經中耶穌說的一句話:「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